长期情绪低落,最好的解法,就是做这1件事

作者:转载 网络 发布时间:2025-04-24

   你有没有过这样一个时刻:
   持续很长一段时间,情绪都非常低落,心里总是想着很多不高兴的事情,让你无法从低沉的情绪中脱身。
那么,有没有什么样的解法? 
注意力焦点理论
    在认知心理学上,有一个注意力焦点理论。大意是,人的注意力就像聚光灯。在任一时刻,大脑只能处理、吸收有限的新信息。
正是因为如此,我们的的注意力才会和金子一样宝贵。
如果你只关注到那些让你不高兴的事情,你就会深陷其中,让你内耗、焦虑,甚至是痛苦。
这时候,你的精力被负面的情绪消耗光了,你就没有力气做那些对你的成长有帮助,对实现你的目标有帮助的事情。
所以,你是非常亏的。那么怎么办?就是我们要控制自己的注意力。
要知道,某个人或事一旦吸引了你的注意,就意味着它走出了混乱的世界,也就终于存在了。
 
很多事情,你让它存在,它就存在。你不希望它存在,它就不存在。
比如你讨厌一个人,如果你总是在心里反反复复提及,你就放不下。但你把他当成空气,你就释怀了。
再比如,同样一件事,也是一体两面的。你的注意力,也可以放在正向的事情上,而不是放在负面的情绪里。
比如,你创业失败了,你就不要想着创业失败后面临的损失,如果你想着这些,你会非常痛苦,长期情绪低落,甚至走不出来。
你要换个思路,想到人生就是一场无限游戏,并不是说你一次失败了,人生就失败了,而是要想到,这次失败是暂时的,并不能决定人生。然后想着如何在下一次取得成功,将注意力放在寻求方法上就好了。
所以哪怕我们在经历疼痛,哪怕我们在经历痛苦,仍然可以控制自己的注意力焦点,将自己的体验变得更好。
等你真正回过头来,你会发现,很多时候是你把事情想严重了。你现在觉得不开心的事情,觉得走不出来的事情,等你缓过来,你会觉得根本不值得一提。人生在世,除了生死,都是擦伤。
 4个方法,获得正向的能量
正如上面所说,注意力是稀少的资源,无法面面俱到。选择性注意会优先处理一些信息,放弃另外一些信息。
的确,很多事情是不可控的,但我们能够控制注意力的焦点。放下那些不好的事情,锚定有价值有意义,能带给我们正向能量的事情。
那么,当我们压力大,情绪低落的时候,具体该怎么做?
1.冥想
冥想就是一个好方法。
有科学研究表明,冥想能降低与压力有关的神经和和荷尔蒙指标。
因此,当你这一段时间情绪特别低落,压力特别大的时候,可以花十几分钟时间来做正念冥想。
正念冥想分为两个基本部分。第一个专注冥想,专注特定的物体或感觉;第二个,内观冥想,了解导致痛苦的心理过程。   广告      智商175有多恐怖?中国人平均105,你智商多高?敢不敢来测一测!  千映智智商测试 查看详情          
2.不要长期待在家里
另外,当我们情绪低落时,不要长期待在家里。
长期待在家里,面对着日复一日的重复生活,没有挑战,没有目标,能量就会逐渐被耗散。
并且时间越久,你会发现,自己越来越疲惫,像没有电一样,提不起精神,越来越难以找到动力,内心焦虑却又不愿意改变。
那该怎么办呢?
根据心理学家 Kaplan 夫妇提出的注意力恢复理论,在远离日常生活环境,且具有延展性的空间内,做一些符合我们内在动机的活动并获得了 一些柔和的刺激,有助于我们的注意力恢复。
公园正是我们身边最容易抵达,且符合远离(BeingAway)、延伸感(Extent  )、和谐感(Compatibility)和魅力(Fascination)这四大特征的地方。
所以,当你不高兴的时候,你可以到户外走一走,去亲近大自然。
当你感受到自然和自我的联结,你内心的噪杂会平复,你的心情会变好,也会重新激发你的生活热情,这时候你也会恢复活力。
 
3.适当运动
内啡肽  被称为“快乐激素”或者“年轻激素”,它能让人感到欢愉和满足,可以有效缓解抑郁和焦虑症状,提高总体幸福感。
因此,当你情绪低落的时候,你可以做一些中等偏上强度的运动,比如健身操、跑步、登山、羽毛球等,运动30分钟以上,转移注意力焦点的同时,还可以刺激内啡肽的分泌。
4.洛克定律  
美国马里兰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埃德温·洛克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一个洛克定律。
这一定律,也叫做“目标定律”。它强调,当目标既是未来指向的,又是富有挑战性的时候,它便是最有效的。也就是说,我们要为自己制定一个高目标,然后还要制定实施目标的步骤。
所谓“将军赶路,不追小兔”,我们要把焦点放在自己的目标上,避免被负面情绪纠缠,当取得结果,也是非常有成就感的。
最后总结一下,长期情绪低落,最好的解法,就是控制注意力焦点。具体该怎么做呢?冥想,获得深度的宁静;不要长期待在家里,恢复注意力;适当运动,刺激内啡肽分泌;制定目标,将军走路不赶小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