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完上面5条,每一条都如此眼熟,撞在心上哐哐响:这不就是,我们,正在做的事吗?一个问题,跳出原有的框,架向反方向思考,总是给人不一样的启发。他给的解决办法,总是出其不意。一个妈妈问他:“孩子挑食怎么办?”他建议妈妈和孩子一起挑食。那位妈妈半信半疑做了后,孩子真的不挑食。一个上班族问他:“总是拖延,白天玩一天,晚上加班,还效率极差,怎么办?”李老师请她把自己的一件工作拆分成10件,并找一个她最不想完成的工作放在to do list顶端。在这个「魔鬼」任务的压迫下,她一点不拖延,不知不觉完成了很多事。一个朋友向他抱怨自己的弟弟不懂事,辍学,2个月换一份工作,没钱也要借钱买车,两人关系一度僵到极点;李老师给她出了个题:“说出弟弟的3个优点。”她一下子愣住了:“弟弟做过销冠、总给爸妈买东西、虽然买了车但他靠自己还清了贷款……”视角一变,两个人的关系也开始松动。这些看似「玄之又玄」的方法,其实都有规律可循。我们看问题,常常会陷入自己的惯性思维,而他可以抵挡住思维的惯性,尝试跳脱出问题的框架。他擅长解决问题,更擅长解构问题,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方法背后的思维规律讲解明白。一年多前,他决定将自己这一套思维方式进行一次系统总结,而我有幸可以跟他合作,作为这门课的产品经理,跟他一起策划制作。还记得当时很多同事对这个选题充满不确定,但他很坚定地说:“我想做一门不一样的课。”也记得无数次加班到深夜、头顶挠秃地打磨内容,终于完成时,他雀跃着跟我说:“我终于写完了,可以好好放松一下了!”可我想说:“李老师,你是轻松了,可我人生的巨变才刚刚开始啊!”这门课就像《楚门的世界》里那扇通往更大世界的门。你想要逃脱周而复始的循环,需要的是有勇气的一试,穿越风暴来到你「现有世界」的边缘。 现在你就站在这扇门前,欢迎来到更大的世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