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理学大师卡尔·罗杰斯:当我接受自己的全部,我才能够改变

作者:转载 网络 发布时间:2023-12-21
作为一个心理学从业者,常常有人问我:心理学是不是可以读心、算命?”


当我回答 “不可以” 他们又会很疑惑,那学心理学到底有什么用?

心理学不能给你三头六臂,但可以在你陷入困难时,指引你换个角度看待自己、看待他人、看待世界,进而能更有效解决问题。

心理学更像是一把钥匙,能够帮你解开遇到的各种问题的答案之锁:

  • 负面情绪: 他人的一句话能让我不开心一整天,我是怎么了?

  • 性格塑造 我这样内向敏感的性格,到底更擅长做些什么呢?

  • 职场关系: 如何和领导、同事沟通,可以有效解决问题?

  • 亲密关系: 和伴侣总是不能好好沟通,总陷入争吵中,怎么办?

  • 原生家庭: 父母总对我有很多要求,我感觉很压抑,却无法与他们好好沟通,我该怎么办? .. ....


心理学大师卡尔·罗杰斯说过: “奇妙的矛盾之处在于,当我接受自己的全部,我才能够改变。”

我想和你分享,我是怎么运用心理学进行自我觉察,接纳自我,开启改变之旅的。


图片


高压工作持续了2年,有段时间,我曾怀疑自己得了“绝症”。

那时总感觉心悸,胸闷,手脚抽筋,浑身发软发麻,喘不上气,去医院做全身检查,结果却没有问题。

但我仍频繁发作,乃至影响了工作进度,领导不断对我施加压力,公开在会上批评我 “脆弱,矫情”

那天我又发作了,从医院检查完回家,我给父母打电话诉苦,他们却骂我

“大好青春不用来奋斗、为社会做贡献,却沉迷于疑神疑鬼,你这样怎么成大器?

挂了电话,我在空荡荡的出租屋哭到崩溃,那一刻我觉得好孤独,没有人理解我的感受,就算亲人,也只会质疑和指责。

图片

如果有人愿意好好听我说话,无条件相信我、认同我的感受,该有多好?

怀着这样的心情在网上寻求安慰,我遇见了生命中第一个心理倾听师。

她不像其他人,一听检查结果就怀疑我“装病”,反而细细询问我发作时的感觉,每次“发病”都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。

跟她沟通的过程,我第一次了解到“惊恐发作”这个词,原来不是我臆想自己有病,而是我真的生病了,只不过病的不是身体,而是心。

因为疼爱我的奶奶离世,工作又不顺,总被领导打压,应激性事件加上压力,导致我有了“惊恐发作”的症状。

尽管症状来势凶猛,但其实它并不可怕,许多人在一生中都可能体验过这样的感受。

原本让我感觉“天都要塌下来”的“绝症”,原来只是心理上的一个小问题啊。

图片

在倾听师的建议下, 我离开了糟心的工作环境,入职新公司,也学会更积极看待自己的生活。

最重要的是,当我坦然接受了它,相信自己“只是心灵受伤,等待时间恢复即可”,而不去强迫自己“坚强抵抗”,发作的频率反而慢慢降低,直到完全消失。

这段经历第一次让 我感受到心理学的巨大能量。

自我疗愈的过程中,我还加入许多心理学社群,和有类似经历的小伙伴交流,倾听他人,也剖析自己。

当聊起一些心理学知识,我发现自己听不明白,就会孜孜不倦去“啃书”学习、听课。

遇到群友倾诉难缠的问题,还会反复琢磨思考,简直到了“魔怔”的地步。

这段经历让我回想起大学对心理学的热爱,还特意跑去隔壁班蹭课、买书,修第二专业。

后来毕业觉得它太过冷门而放弃了,心理学也从生活中消失,现在想想是多么可惜啊。

我不禁有了一个想法:自己能否重新学习心理学,疗愈自己的同时也能帮助他人,还能继续探索新的行业,开启自己的副业呢?

图片


图片

虽然有了想法,但真的要做,还是需要考虑现实问题:

我对它很感兴趣,但心理学只是大学辅修的专业,知识和能力基础是不是不够?


听说心理咨询师的门槛很高,前期经济投入也很重,我能撑得下去吗?


……


有没有适合心理学爱好者的“入门岗位”呢?

怀着这样的期待和热情,我搜集了许多资料,发现当初帮了我的心理倾听师,从业要求特别适合我。

于是,我开始参加倾听师的学习培训,利用下班空闲时间学习,经历了7个多月的学习和考核,我顺利通过考核,正式开启心理倾听师的生涯。
到今天,是我成为倾听师的第269天,身份的转变,给生活带来了不少惊喜

  • 我开始能理解他人的言外之意,听懂弦外之音;


  • 我开始知道如何去沟通、学会控制情绪、避免冲突,更有效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;


  • 我更能觉察自己的情绪,有足够的心理能量去应对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挑战;